本期重點
本次講座借助符號學的“標出性”基本原理介紹了四個概念——正項美感、異項美感、正項藝術和異項藝術,以及這四個概念之間的關系問題,由此可以構建基於“底線”和“導向”相結合的文藝評論價值體系”。

(左三為劉俐俐教授)
本期講座的知識點
知識點一
符號學的“標出性”原理:如何辨別“標出項”和“非標出項”?
當對立的兩項之間不對稱👩🎓,出現次數較少的一項✅,就是“標出項”;而對立的使用較多的那一項,就是“非標出項”♣️🏃🏻♀️。

《符號學原理與推演》 趙毅衡著
知識點二
符號學的四概念:正項美感🈲、正項藝術、異項藝術和異項美感。
從文化標出性的組合來看👌🏽,美的感覺有兩種,即正項美感、異項美感⛹🏻♂️;藝術也有兩種💃🏻👨🏻💼,即正項藝術🧑🏼✈️、異項藝術。
1. 正項美感🧳:非標出性的正項美感是在人們位於文化正常狀態中所感到的愉悅📌,與“真”、“善”等概念相聯系。
2. 正項藝術:正項美感可以激發藝術,激發出來的藝術就是正項藝術。
3. 異項藝術⇒: 異項藝術體現了文化中的標出性,可以被理解為對非標出性主流的不安與抵製。
4. 異項美感:異項美感要靠異項藝術來“發現”🤚🏻,因為這些帶標出性的表意(例如“快意恩仇”)並沒有得到文化中項認同。
舉例:
正項美感以溫淑良善的女性為美,異項美感以多病善愁的林黛玉🧚🏽♂️,或性情難測的‘野蠻女友’為美......知識點三
發現和認定異項藝術👨🏼🔧。
知識點三
藝術接受以審美感覺為基礎,“異項藝術”訴諸人感覺之新異、驚詫。
“異項藝術”的異項特質:
文體稀少
創作主體身份模糊
想象方式特別
感情特異
......
舉個例子:

《三體》 劉慈欣
知識點四
“正項美感”、“正項藝術”🧛🏼、“異項藝術”和“異項美感”四概念之關系問題。
“正項藝術”與“異項藝術”僅是風格區分而已,不具有藝術本質差異🤐🚪。
他們之間的關系如下⌚️:

四概念之關系矩陣
